高新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清理规范93项行政许可事项
不久前,正在高新区办理企业注册手续的本溪市立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设立登记时缺少了一份前置要件。按照过去的规定,申请人必须要把手续提供齐全之后才能获得审批通过。但幸运的是,由于高新区开启了“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在缺少部分前置要件的情况下仍可获得审批通过,申请人只需要自愿作出能够满足条件的承诺,并在一定期限内补齐所需手续即可,在这种便利条件下,企业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营业执照。高新区自“证照分离”试点以来,受益企业数量逐渐增加,截至4月底,共有25家申请企业享受到了“证照分离”带来的便利。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高新区从3月末起在全市先行先试开展了“证照分离”改革。“证”指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照”指营业执照。“证照分离”是指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之外,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分别予以取消或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等管理方式。对暂时不能取消也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将注意力从过去的“重审批”转向现在的“重监管”。
此次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根据行政许可事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分类推进,着重对审批频次较高且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93项行政许可进行清理规范。高新区对于不影响重大公共利益、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一些事项,将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对于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领域的行政许可事项,将严格风险控制,强化市场准入管理。据了解,高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共取消审批3项、审批改为备案2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3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3项、强化准入监管32项。
为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高新区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管措施,加强事中事后与市场主体自律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对于取消审批或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等事项,逐项研究细化自律准则和标准,强化日常监管和社会监督,做到放开准入和严格监管相结合,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并加快推进信息互通共享,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同时,高新区及时与上级对口部门进行沟通,主动对接审批业务,提出具体落实意见,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办事流程。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审批效率,鼓励了创业创新,增强了经济活力,也为进一步抓准改革重点,深化落实改革措施,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