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2016年,高新区共组织申请专利304项,获批161项,同比增长133.3%,重点推进申报国家Ⅰ类新药、Ⅲ类医疗器械研发品种45项。这标志着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效能凸现,中国药都的科技创新水平又迈上新台阶,各类创新药不断完成研发、中试、临床并进入市场,在我市的科技创新成绩单中,这些关乎每个人生活品质的“大健康产业”成为亮点。
目前高新区已有23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获批161项专利中,多数出自于高新技术企业,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储备自己的产品研发库,瞄准国内外医疗市场需求进行品种创新,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不间断的创新之路,带来的化学反应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和高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持续被激发。今年高新区计划再申报格仕特、恒康等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作为中国药都化药制剂类生产企业领军代表的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他们凭借独家品种门冬氨酸钾注射液,在全国越做越大,去年达到5亿元。但是药联人并未满足于现状,他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的机遇,计划投资10亿元,与海内外生物医药专家、团队合作,用6年时间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并在建成后申报国家级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新技术产业平台。
与此同时,辽宁博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甘精胰岛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列入省重大新兴产业项目计划,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同类产品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眼下,在建的门冬胰岛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6000平方米门冬胰岛素制剂车间及3000平方米生产配套设施,将在8月底完工。
为广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以并联的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一是积极培育辽宁药联、辽宁开普等区内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龙头,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壮大。二是积极支持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金扶持、职称评定、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方式大力支持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格瑞仕特、中科生物、万嘉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恒康、中海康等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三是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优先支持上海绿谷、辽宁药联等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或者作为牵头单位,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申报承担各类项目,并在贷款担保、贴息等方面提供优先机会。四是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鼓励华润本溪三药和博鳌生物等企业将科研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展开***专利布局,申请境外专利,促进知识产权价值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促进创新成果开花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